苏民为农服务网

蔬菜的植株调整

 

 

  一、植株调整的主要措施
  蔬菜生产的目的,就是要获得产量高,品质好的产品。而各种蔬菜的产品器官,只能是植株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植株。着就要求认为地调整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使地上和地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达到平衡,为植株创造最佳空间环境,促进人们所期望的产品器官形成和发育。
  每一个蔬菜植株都是一个整体,植株上任何器官的消长,都会影响到其他器官生育,植物生长的这种相关性,正是我们进行植株调整的生理依据。
  植株调整包括整枝、摘心、打杈、摘叶、束叶、捆蔓、支架、压蔓、疏花、疏果等。
  1、整枝、摘心、打杈  茄果类、瓜类和部分蔓生豆类蔬菜主枝或侧枝顶端生长优势很强,若任其自然生长,则枝蔓繁生,结果不良。为了控制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使每一植株形成最适的果枝数目,必须进行整枝。同时,摘除顶芽,控制延伸生长,称为摘心。除去无用的腋芽,减少养分消耗,称为打杈。经过整枝、摘心、打杈后,调整了营养器官和结实器官的比例,提高了单位叶面积的光合效率,可以缩小每株所占的土地面积,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利于合理密植,提高产量。
  2、插架、捆蔓、压蔓、  蔓生或不能直立生长的蔬菜如番茄、黄瓜、菜豆都采取支架栽培,可以增加密植度,充分利用空间,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因而能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捆蔓是保证支架栽培的蔬菜植株排列整齐,受光均匀,并可通过捆蔓的松紧,扶弱抑强,使长势均衡,结果整齐,便于管理。
  压蔓是对一些匍匐生长的大型瓜类作物如南瓜、冬瓜、西瓜等蔬菜采取的栽培措施。压蔓后,促使发生不定根,防风及增加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并使植株排列整齐,受光良好,利于操作管理。
  3、摘叶、束叶  植物体上不同叶龄的叶子,同化能力有很大差别。黄瓜叶片在充分光照时,展开30—35天以后,同化功能迅速下降,40—45天的老叶,同化作用制造的养分 不够自身消耗。因此,黄瓜、番茄、茄子、豆类等在生长后期,及时摘除下部的病、残、老叶,有利于下部空气流通,减少病害蔓延,节约养分,促进果实生长。一些晚夏栽培的茄果类、瓜类蔬菜,进行培土之前,除去基部叶片,称之为“打土叶”,也是为了避免这些不能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腐烂感染病害。
  束叶适用于花椰菜和大白菜等。花椰菜在花球成熟之前,将部分叶片捆起来或折曲一部分叶片盖在花球上,使花球洁白柔嫩,提高品质。我县大白菜生长后期,进行束叶,即“捆菜”,可使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温度增高,促使包心紧实和叶球软化。同时大白菜捆菜可防止心叶冻害。但束叶不可过早进行,以免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
  4、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  不同的蔬菜产品器官不同。所以,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的意义也不同,因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也各异。
  大蒜、马铃薯、莲藕等蔬菜不以果实为产品,故宜除去花蕾或抽去花苔,以利地下产品器官肥大。
  大型瓜类如冬瓜、西瓜等多采用合理密植,集中营养提高单果重量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因而,一棵瓜秧只选位置适中,发育良好,健壮无病的一个幼果,其它花、果一律除掉。
  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去掉部分发育畸形的果实,以促进保留下来的正常果实的发育。同时,采取保花保果的措施,提高成花和座果率,以增加果数提高单产。生产上通过肥水管理及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创造适宜条件,争取多开花多结果。对于黄瓜、茄果类陆续开花、连续结果的蔬菜,要及时采收食用期的果实,以延长植株的营养生长和果实采收期,从而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类似天然植物激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它和天然植物激素一样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农业环境中的某些不利因素,提高蔬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从而达到早熟高产优质。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1)促进扦插生根  大白菜、甘蓝的叶片腋芽,用萘乙酸或吲哚丁酸2000pmm,快速浸沾处理,然后扦插,10—15天即可生根、发芽。白菜、甘蓝利用叶芽扦插繁殖,在选种上可做为保持优良株系,增加繁殖系数之用。
  (2)打破休眠,促进发育  当年采收的马铃薯作为秋播的种薯时,有一休眠期,不易发芽。用1pm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薯切块10—20分钟,可打破休眠,促进发芽。
  (3)抑制发芽,抑制徒长  洋葱、大蒜在采收前两周,叶面喷洒2500pmm的“清鲜素”,可防止贮藏期间发芽。而每万斤土豆(马铃薯)仅用100—150克萘乙酸甲酯(MENA),即可有效地抑制土豆在贮藏期间的发芽。
  果菜类蔬菜幼苗在肥水充足,管理不善的条件下极异徒长,可用250—500pmm的矮壮素(CCC)土壤浇施,能抑制徒长,使叶片增厚,提高抗逆性,效果可保持20—30天,以后仍可恢复正常生长。此外,应用三碘苯甲酸(TIBA)处理大豆,以及叶片喷施B-9都有良好的效果。
  (4)防止器官脱落  用10—20pmm的2,4-D溶液在番茄开花时,浸沾花序或涂花,可防止落花,促进果实发育,可形成无籽果实。但药液碰到叶片或幼芽则会发生药害。因此,沾花作业比较费工。近年来,采用25pmm的氯苯氧乙酸,在每个花序约半数左右花开放时,用小型喷雾器喷洒1—2次,可防止落花,安全,省时,省力。
  (5)控制抽薹开花  胡萝卜、白菜、甘蓝等二年生蔬菜可用50—500pmm赤霉素喷洒植株或滴生长点,促使越冬前抽薹开花。大豆可用10—100pmm三碘苯甲酸喷洒植株,可促进营养枝发生花芽,增加开花数,提高产量。与此相反,芹菜在低温诱导开花前,用100pmm邻氯苯氧丙酸喷洒植株,可明显地抑制其抽薹开花。采用4000—8000pmm比久在莴笋开始生长时喷洒植株2—3次,可明显抑制抽薹,增加茎粗度,提高商品价值。
  (6)控制性别表现  用100—200pmm乙烯利溶液,喷洒黄瓜植株,可促进发生雌花,减少雄花。在黄瓜杂交一代制种上,可作为化学去雄剂,大大减少人工去雄的工作量。同样,采用150pmm乙烯利在西葫芦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喷洒植株3次左右,每10—15天喷一次,可增加雌花,减少雄花,可提早成熟7—10天,增产15—20%。
  (7)促进果实成熟  番茄果实转色前,用500—1000pmm乙烯利溶液喷洒植株,可提早红熟5—6天。西瓜在果实较大而未成熟前喷300—500pmm的乙烯利,可以使果实提早成熟5—7天。
  2、使用生长调节剂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方法  根系对土壤溶液中有机化合物的吸收,选择性较弱,故植物激素易从根系进入,原则上可用土壤浇施。但浇施时激素易被土壤吸附,所以,除了除草剂外,仍以叶面喷洒为主。叶面喷洒以油剂效果最好,水溶性盐类效果最差。
  (2)使用时期  选择适合的使用时期,是充分发挥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的重要因素。如果实催熟,须在果实转色期处理,过早过迟,均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3)使用浓度与次数  浓度较低的生长调节剂,对茎及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促进果实发育;而高浓度会引起生长停滞,提早衰老。所以,选择适宜浓度尤为重要。一二年生蔬菜生育期较短,一般只施用一次就有明显效果。
  (4)使用部位  蔬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对同一种植物激素或同样剂量的反应不同,必须加以区分。如10—20pmm的2,4-D药液,对果实膨大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对于幼芽和嫩叶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引起弯曲和变形。
  (5)环境的影响  植物激素的使用效果,受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及光照等。它们主要影响植物对药液的吸收和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首先,当叶面喷洒植物激素时,温度增高,叶面角质层透性增大,在一定范围内,植物激素进入量增加。同时,温度升高,蔬菜植株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加速了对植物激素的吸收和运转。所以,高温下植物激素浓度宜低些,低温下浓度要高些。一般早春温度低,喷洒番茄花序的防落素浓度较高,为50pmm,而在4—5月份,25pmm即可,盛夏仅用10pmm就行了。
  第三,光照可使叶片气孔张开,有利于对药液的吸收,同时又促进了蒸腾作用,有利于药液在植物体内的传导。而且,光照可促进蔬菜光合效率的提高和光合产物的运转,进一步促进了对药液的吸收和运转。但是,光照过强,叶面喷洒的液滴易蒸发而干燥,降低了使用效果。所以,盛夏使用植物激素,要避免烈日下喷洒,可选择在晴天傍晚时进行。

江苏苏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