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季秋季扦插怎样操作成活率高?
- "月季秋季扦插操作成活率高的技术:一、选地制作阳畦,选背风向阳、地势略高的地方,挖土制畦,常规阳畦为:长6至7.5米,宽1.4至1.6米。南边高40厘米。定位后,先按定位线挖一铁锹深土,然后灌水使土壤湿透,待水渗下后,继续挖掘并向四面培土,拍震,随培随切削,使其垂直平整,直至达需要深度为止。而后将畦床土壤掘松、找平。并用2.5%溴氢菊酯乳油400倍液加76%百菌清混擴左右一段或3至4个芽一段,剪口要平整,下部芽距剪口0.5至1厘米,而后按插穗直径分为2至3类,分别堆放,嫩枝成活率低者弃之不用。三、扦插:采用干插方式,用竹签或金属锥在畦面扎孔,插入插穗,四周压实,南边因无光照,留30至40厘米空地不插插穗。四、浇水:水道应在南边流入全畦,第一遍水要浇透,7至10天后浇二遍水,以后保持偏干,浇水过多过勤易烂条。五、保湿保温防冻:盖膜后四面封严,当气温降至4至5摄氏度时加蒲席防寒,白天掀席充分受光,翌春成活后逐渐加大通风量,并视气温情况除去覆盖物使其受锻炼。另外也可在薄膜中棚内平畦扦插,操作与阳畦同。家庭条件下,介质可用消毒过的素沙或蛭石,株行距可缩小至2.5至2.5厘米,插好后用塑料袋连同容器罩严,6至7天后视盆土情况第二遍浇水,置有光处养护。"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