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绦虫蚴病的病原和生活史是什么?
- "兔绦虫蚴病的病原和生活史:一、豆状囊尾蚴:在寄生部位呈单个或多个葡萄串状的包囊状虫体。包囊大小如豌豆,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内壁上附着有一小的白色圆形囊虫头节。成虫体长60至200厘米,边缘似呈锯齿状,共有200至400个节片。二、连续多头蚴:包囊样结构,根据成熟程度不同包囊大小有所不同,可自樱桃至鸭梨大小,坚实而有弹性,寄生虫体数目可多达数十个。成熟的包囊长约4厘米,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内壁上有许多逗点状白色的原头蚴,囊液中亦有脱落的原头蚴。虫体可形成内、外子囊。兔绦虫蚴除危害兔外,亦可寄生于其他啮齿动物体内。豆状带绦虫和连续多头绦虫,均寄生于犬、狼、狐狸及猫等肉食兽的小肠内。兔感染此病是由于吞食了随这些肉食兽粪便排出的孕卵节片和虫卵所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引起。而感染了本病的兔的内脏、肌肉等没有处理而被犬、猫吞食,在犬、猫体内发育为成虫,造成兔和犬、猫间循环传播。"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