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细菌性叶部病害发病原因?
- 大豆细菌性叶部病害发病原因为:大豆细菌性叶部病害包括细菌斑点病、细菌角斑病和细菌叶烧病。这三种病害在全国大豆产区都有发生,但细菌斑点病和角斑病以在冷凉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多,北方重于南方;而叶烧病相反,在南方的夏大豆产区比北方春大豆发生普遍且严重。大豆细菌性叶部病害可引起早期落叶,导致产量下降。细菌性斑点病和角斑病在叶片上症状相似,很容易混淆。斑点病初期在叶片上呈褪绿的小斑点,水渍状,后转黄色至淡褐色,病斑扩大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至4毫米,褐色,外缘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叶片背面常用白色菌液溢出,于后呈透明薄膜发亮。角斑病叶片初期症状与斑点病相似,为褪绿的小斑点,但后期病斑扩大,直径为1至2毫米,病斑周围褪绿晕圈不明显。而叶烧病在叶片上初期为淡褐色小点,扩大成多角形的褐色小斑,直径1至2毫米,病斑细胞木栓化,隆起形成小疱状斑,密集呈斑疹症。当病斑多时,病斑相互汇合成大块组织枯死,似火烧状。病原细菌在病粒和病残体内越冬,带菌种子和病残体是病害的初侵染来源。叶片受机械损伤,创口多时,利于病菌侵染,发病重;多雨有利于细菌的侵染、传播,病害发生重;连作菌源量大,病害发生重;天气干燥抑制发病。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