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蓟马的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 大豆蓟马的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在黑龙江危害大豆的蓟马主要有四种,即豆带蓟马、烟蓟马、豆黄蓟马、中华管蓟马。蓟马除危害大豆外,还可危害蔬菜等其他作物。蓟马很小,成虫体长1.0至1.5毫米,淡黄色或暗褐色,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大豆从出苗到结荚都有蓟马危害,蓟马以成虫和若虫危害大豆叶、嫩荚和花器。以锉吸式口器锉吸叶背汁液。被害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成虫和若虫排出的粪便留在叶面上形成许多小黑点,使叶片逐渐变枯而形成许多褐色斑点,叶片皱缩变形,受害严重的幼苗叶背白色斑点可连成片,叶片正面变褐。生长点被害后,植株出现多头现象,节间不伸长,明显矮化或停止生长,逐渐枯死。后期可危害花器或嫩荚,造成落花落荚。蓟马一年发生6至10代,以成虫和若虫在葱、蒜和洋葱的叶鞘内或残株落叶、杂草及土中越冬。在春季葱、蒜返青后,先在其上危害繁殖一个时期,待大豆出苗后,迁移到大豆上危害。成虫善飞,可借风力远飞。蓟马的成虫和若虫怕光,多在叶背处取食危害。在干旱条件下,蓟马发生危害较重,杂草多或靠近葱、蒜的豆田,常发生较重。秋季气温降低、大豆叶片老化时,成虫迁移到附近杂草上或葱、蒜上准备越冬。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