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灰斑病的危害症状及病原菌?
- 大豆灰斑病的危害症状及病原菌为: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是大豆生产中发生普遍且严重的叶部真菌性病害之一。大豆灰斑病降低了大豆产量和品质,平均减产10%至30%。灰斑病对大豆的危害几乎贯穿大豆的整个生育阶段,主要危害叶部,也侵染茎、荚和种子。叶上病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至5毫米,中央灰色或淡褐色,边缘褐色,病斑背面有密集的灰尘色霉层。严重时斑点密布似出“疹子”,叶片干枯脱落。茎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扩大可呈纺锤形,灰色,边缘黑褐色,并有不太明显的霉状物。荚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粒上病斑轻者只产生褐色小斑点,重者病斑圆形不规则,灰褐色,边缘暗褐色,中部为灰颜色,状似“蛙眼”,严重时病部表面粗糙,并有细小裂纹。大豆灰斑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和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菌源。发病叶片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重复侵染,为后期病害的扩大蔓延提供菌源。决定大豆灰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量、品种的抗性和田间的菌源量,种植感病品种和低温多雨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