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红蜘蛛的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 大豆红蜘蛛的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大豆红蜘蛛俗称火蜘蛛、火龙。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在东北大豆产区和黄、淮流域,大豆受红蜘蛛危害较重。大豆红蜘蛛以成虫、幼虫、若虫在叶背面吐丝结网吸食汁液,受害豆叶片初期呈黄白色白斑,逐渐变成灰白斑和红斑。受害叶片卷缩、枯焦脱落,重地块如火烧状,叶片脱落至光秆。受害豆株生长矮小,结荚少,豆粒变小。大豆红蜘蛛在北纬38度以南的浙江省、湖北省,一年可发生20代以上,在华北、东北一年发生十几代。在东北地区以雌成虫在豆田枯叶下、杂草根部或土缝里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平均至5至7摄氏度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和产卵,当气温升到10摄氏度以上开始孵化出幼虫,开始先在蒲公英、车前草、小蓟等杂草上繁殖,6至7月转到大豆上,在叶背上吐丝拉网群集,从口器刺吸汁液。夏季低温、多雨,不利红蜘蛛繁殖;在高温干旱时,繁殖最快。成虫喜群集于大豆叶片背面,以刺吸口器危害,受害叶最初出现黄白色斑点,以后红蜘蛛吐丝结网,从而叶背出现红色斑块且有大量虫潜伏其中,受害叶造成局部以至全部卷缩、枯黄、脱落甚至光秆。大豆红蜘蛛在耕作粗放、杂草多的田块发生较重,由于红蜘蛛善于爬行转移,所以常从田边点片发生,再蔓延全田。红蜘蛛食性杂,危害植物种类多,除危害大豆外,还危害豆类、瓜类、玉米、茄子等。大豆红蜘蛛的主要天敌有:七星瓢虫、草蛉、食虫蓟马、长蝽和蜘蛛等。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