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根潜蝇发生规律及危害状?
- 大豆根潜蝇发生规律及危害状:大豆根潜蝇又叫大豆潜根蝇、大豆根蛇潜蝇、大豆根蛆等。近年来由于重迎茬种植大豆,大豆根潜蝇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黑龙江省西北部的黑河、北安、嫩江、克山一带发生严重,有些地方,大豆被害株率可高达80%至100%,产量损失严重。大豆根潜蝇主要危害大豆幼苗。幼虫潜入大豆幼苗根部皮下蛀食,被害根变粗、变褐,或纵裂或畸形增生成肿瘤,根瘤及侧根减少,根皮腐烂。受害轻的植株在幼虫化蛹后,根部伤口逐渐愈合,植株恢复生长,但根瘤较少,顶叶发黄,荚少,产量也低;受害严重的植株枯死。大豆根潜蝇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被害根茬附近土壤内越冬。越冬蛹羽化始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初,羽化盛期为6月上中旬。成虫危害大豆的子叶或真叶,被害处呈透明的圆形小孔。成虫羽化后第二天可交尾产卵,雌虫选择幼嫩的豆苗,沿茎而下钻人土中,用产卵器刺破根部表皮,形成一个孔道,将卵产在里面,每次产卵1粒,可在l株豆苗上,产卵多粒,卵经3至4天孵化为幼虫,并蛀人根部底层及韧皮部中危害。幼虫危害盛期为6月中旬至下旬,6月下旬化蛹越冬。土壤湿度大,蛹羽化顺利,利于成虫的发生。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