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一、检疫。杜绝带胞囊线虫病的种子进入无病区。二、选用抗(耐)病品种。不同品种之间对胞囊线虫的抗(耐)病性有显著差异,采用抗(耐)线虫品种,既可避免线虫危害,又可减少土壤中线虫的密度,是防治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措施。农户可向当地种子部门进行咨询,选用适合当地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适合黑龙江种植的品种有:抗线1号、抗线2号、庆丰1号、垦丰1号、嫩丰14号和嫩丰15等。三、轮作与栽培管理。大豆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至5年的轮作可以有效地防治胞囊线虫病,轮作年限越长,效果越好,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水旱轮作防效更好。另外增施有机肥,适时灌溉,提高土壤湿度,可减轻胞囊线虫病的危害。四、药剂处理。大豆种衣剂拌种,每100千克种子用量1500毫升;土壤施药,3%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用45至75千克,可有效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五、生物防治。利用大豆胞囊线虫天敌,包括真菌、细菌和捕食性土壤原生动物,消灭其卵或幼虫,或直接捕食线虫,达到减少土壤中胞囊线虫密度,降低侵入大豆根系内线虫的数量。目前在国内报道较多的是用大豆胞囊线虫的天敌微生物淡紫拟青霉研制的菌剂。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淡紫拟青霉菌剂(保根菌)用于大豆拌种,可在大豆胞囊线虫体内寄生,1个月内的防效低于呋喃丹,1个月后防效超过呋喃丹,大豆胞囊线虫的数量明显减少。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