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好杂交水稻制种建立优化的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中是怎样培育带蘖状秧的?
- 杂交水稻制种优化群体结构关键措施:培育带蘖状秧,选择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田块作秧田。春制父本育秧要求采用塑料膜低拱架覆盖,秋制以稀播水育秧为主。播种前下足底肥,每公顷施沼肥或人畜粪30吨,碳酸氢铵450千克,过磷酸钙600千克作全层深施。后开沟作厢,整平厢面,做到有围沟、有厢沟。秋制秧田每公顷另加3千克呋喃丹拌土于厢面,后上浆拌平播种。播种时应做到播稀播匀,使秧苗个体有均匀的营养面积和空间,利于通风和分蘖,使整个群体生长一致,播量宜小不宜大,一般一期父本每公顷160千克,母本190千克,播种时要分厢过秤,反复做到落谷均匀,播后踏谷埋芽,注意防鼠。秧田管水据气候情况,采用湿润管理和浅水灌溉较长。在秧田追肥上,在2叶1心结合移密补稀,公顷施尿素45千克,3叶1心时公顷时尿素60至75千克,氯化钾60至75千克。移栽前3至5天公顷用尿素60千克作送嫁肥并打好送嫁药。移栽时带肥、带药、带泥下田。一般要求父本在移栽时带5个以上分蘖,单株带蘖率达100%;母本在移植时带2个以上分蘖,单株带蘖率达90%以上,移栽时基本上达到秧苗蒲带分蘖,叶青叶厚不披垂,根多、粗、白,秧龄适宜无病虫的标准。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