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背毛木耳出耳后如何管理?
- 白背毛木耳出耳后的管理:接种后经过30天培育,菌丝生理成熟既可进入割口诱耳。用刀片在袋侧面各割“X”形或“V”形出耳穴4个,穴口长短掌握在2厘米为适,太长出耳分散,太短出耳较小。割穴后注意疏袋散热中,菌袋改为3袋交叉重叠,扩大空间。并喷雾化水于空间,相对湿度保持85%,诱导耳芽发长。夏天气温高时,可在地面喷水增湿出耳。待大部分耳芽长出1厘米后,将菌袋搬进室内或野外菇棚出耳。室内可平地重叠,可按2袋“#”字形或3袋交叉重叠。袋距10厘米平排。室外菇棚按架层式或在地面铺板块平地叠放;林地菇棚地面铺板块,平地重叠或架层均可。排袋后每天喷水1至2次,每次30至50分钟。气温高时加强通风,通风不良或排袋过密,展片不好,且常会出现针状耳芽,影响子实体正常生长。白毛木耳不论室内栽培,还是野外栽培,在子实体生长期要控制光线,房棚内以50至100勒克斯为适。光线太强,耳片变黄,未能达到商品性状的要求。因此室内栽培出耳期,常采用清早或傍晚打开门窗通风;野外栽培荫棚上方加厚遮盖物,四周有缝光,这样培育出来的产品色泽合格率高。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