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有哪些优势?
-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优势: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至少有下面三方面十二大好处:一、农民直接获得经济效益:(一)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从目前来看,每亩可节省作业成本20至40元;(二)由于有明显的节水抗旱作用,可比常规浇水减少次数,每亩至少节省电费10元左右;(三)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用工投入;(四)小麦增产每亩10至30元左右;(五)实行免耕播种小麦,可以将农时消耗减少到零,增加了作物生长积温,在前茬作物品种选择上可以选择生长期较长的高产优质品种,从而获得直接经济效益,增加收入。二、保护并提高了生产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集聚雨雪,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减少蒸发和径流,节省灌溉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二)减少机械耕作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抑制风蚀、水蚀,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三)化肥集中深施,提高化肥利用率,充分利用肥料资源;(四)秸秆残茬还田,有效地保护和增加了土壤生物和微生物群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实现持续高产。三、保护环境:(一)以最少的土壤耕作程序完成小麦播种施肥和秸秆残茬覆盖、还田,保护土壤、减轻和抑制沙尘暴;(二)免耕播种使秸秆还田,秸秆有了出路,根治了焚烧秸秆现象,避免了对大气的污染;(三)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使地越种越肥,可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作物品质,减轻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