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性耕作为什么能够增产?
- 保护性耕作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壤有效水分增加;二是土壤肥力提高。一、增加了土壤有效水分。在降雨的时候,一部分降水没有入渗到地下,而是形成径流流失掉了,称为径流;一部分水分是地表蒸发损失;剩余部分才能被作物生长使用。要想增加水分利用率只能减少径流和蒸发。据测定,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径流60%左右,减少蒸发10%左右,增加有效水分17%左右。二、提高土壤肥力。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直接还田,直接增加有机质含量。据测定,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每年有机质含量增加0.03%至0.06%,速效氮、速效钾增加0.8%至1.2%,此外保护性耕作减少了作业程序,减少了机械作业对土壤的碾压,从而减少了对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增加了作物生长时间,也有助于增产。三、实施保护性耕作种植的小麦田,冬季地温高于常规播种田,适于冬季分蘖,易于形成大蘖,而春季地温又偏低于常规播种田,抑制了春季分蘖,同时,使小麦生产延缓,利于灌浆成熟。另外,保护性耕作种植的小麦由于水分供应充足,抗干热风性好于常规播种小麦。"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