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缸套产生“穴蚀”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
- "气缸套产生“穴蚀”的原因与预防方法:一、气缸套产生“穴蚀”的原因有:(一)柴油机工作时,由于燃烧气体爆发的冲击波,以及活塞与缸套、缸套与缸体之间的相对振动,使紧贴着缸套外壁面的冷却水层局部产生高压和高真空。(二)由于缸套材料内存在着微观小孔、沟槽等,使得高真空下产生的真空泡和气泡受振动挤入或直接发生在气缸套外壁微观小孔、沟槽内。当这些真空泡和气泡受高压作用而破裂时,所产生的冲击波作用在气缸套外壁上,使其在极短时间内受到反复不断的强大冲击,金属表面产生疲劳破坏而出现“穴蚀”。(三)冷却水温过低,有利于“穴蚀”的产生。二、为预防和减小“穴蚀”的产生,应当做到:(一)选用致密材料或在缸套外壁镀(涂)保护层,提高缸套抗“穴蚀”的能力。(二)正确调整供油提前角,防止粗暴燃烧爆发的冲击力,减少活塞与缸套、缸套与缸体之间的振动,改善曲轴的平衡条件。(三)避免长期怠速运转,因为怠速运转时,机体温度低,易产生“穴蚀”。而当水温较高时,水中产生蒸气泡,能起到气垫缓冲作用,减轻“穴蚀”。所以,拖拉机不宜长时间怠速运转。"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