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育雏期的湿度管理?
- "湿度就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对雏鸡的影响较大,尤其对10日龄以内的雏鸡更是重要。因为在出雏器内湿度为70%,雏鸡在这个湿度下很适宜,随即来到育雏舍,如果舍内很干燥,则雏鸡体内水分必然消耗过大,使体内卵黄吸收不完全,口渴而大量饮水,易发生下痢,脚趾干瘪,羽毛不整,空气中的灰尘增多,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鸡进舍前10天,湿度要保持在60%至70%。提高鸡舍的湿度可在舍内放水缸、水桶,靠水的蒸发来增加湿度,夏季可往墙上喷水。10天后,由于鸡体重增加,呼吸量增大,排粪增多,饮水器难免撒水,鸡舍湿度会越来越大。此时应注意加强通风换气,勤换垫料,防止湿度过大而诱发球虫病、消化道疾病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雏鸡食欲减退,患病增多,生长速度下降,这种情况多见于炎热的夏季。当低温高湿时,鸡体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被湿气吸收,舍内温度下降快,舍内感觉又冷又潮,肉仔鸡增重减慢,耗料增多,雏鸡易患感冒和消化道疾病。在低温低湿环境中,鸡舍内尘埃增大,鸡的羽毛蓬乱,鸡显得烦躁不安,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增重也受影响,因而高温高湿、低温高湿以及低温低湿对鸡的生长发育都不利。因而控制好湿度尤为重要。"
农业农村部专供资料